奉节县中山地带找到一个致富产业—“破茧成蝶”
时间:2018-11-12|作者:
奉节县中山地带找到一个致富产业
“破茧成蝶”
2018年11月1日,奉节县新民镇中岭村。重庆市奉节县祥飞茧丝绸有限公司正在发放工资,71岁老人韩羽林手攒3895元钞票说:“劳慰哒……”
(韩羽林领取务工工资)
(工人工资花名册)
这是她2018年7、8、9月份务工收入,因为不会写字,请“工友”蔡都珍代签,自己再按手印。韩羽林这样务工老人还有20多个,他(她)们中大多数儿女外出务工,自己留在家里带孙辈。在公司摘桑、养蚕,手上活路,一天可挣100块钱,对于这些老人还有“吸引力”。这也是重庆市奉节县祥飞蚕丝绸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奉节祥飞公司”)扶贫路上一幅“场景”。
贫困村结上“好亲家”
中岭村海拔600--1100米,山地居多,村民长期以传统农作物洋芋、红薯、玉米“三大坨”为主,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,村支两委一直为找不到致富产业而“犯愁”。据支部书记徐明存介绍:2015年前,因交通不便,“三大坨”经济效益差,致使人口外流1000余人,土地撂荒1000余亩。2015年11月,中岭村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、奉节祥飞公司结为“亲家”,确定发展蚕桑产业带动当地村民、特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。随后,奉节祥飞公司在中岭村流转土地1022亩建设标准化密植桑园、新修田间硬化道路5000余米、新建200平方米标准化小蚕共育室、2400平方米室外省力化养蚕大棚、500平方米智能化养蚕大棚、150平方米智能化小蚕共育室,同时购买一套智能化养蚕设施设备,建成一个120余亩标准化果桑采摘园。
(中岭村养蚕基地)
老百姓找到“大靠山”
为确保产业持续增收,奉节祥飞公司确立“公司+基地+大户+适度规模经营户+农户”发展模式,综合利用和开发诸如桑署、桑菜、桑药材、桑鸡、桑猪、桑羊、桑枝食用菌,不断提高亩产收益。
(土豆免费发放名单)
务工为第三笔收入。旺季每天工人20多人,淡季也有10名管理人员。为让每户务工天数基本持平,实行轮流安排制度,其中建卡贫困户优先。53岁贫困户詹孝美说:“我今年前9个月已在公司挣到1万多块。”祥飞公司不仅“点”上扶持,“面”上更是竭尽全力。
贫困户相中“摇钱树”
青龙镇上庄村在奉节县地税局帮扶下发展桑树1100余亩,75户建卡贫困户中,养蚕户达到42户。
科技创新做养蚕业“领头羊”
面对各行各业智能制造应用迅猛发展背景下,传统分散养蚕已经落后,集约化人工密集型养蚕已经远远不适应可持续发展。祥飞茧丝绸公司于2017年5月开始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全智能化养蚕系统。
“传统人工操作一人一季节顶多喂3张,现在机器人可操作添桑、除沙、上簇、采茧等全部工序,管理人员只需利用手机APP或电脑就能操控整个工序,劳动力提高30倍以上。”祥飞茧丝绸公司管理人员李久贵介绍。
转自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:http://www.cqfp.gov.cn/contents/438/111509.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3177544-qzone-1-47201-cf6f2892360519fecc5e07102f360bec
上一篇: 奉节祥飞入选2018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名单
下一篇: 宋刚副主任等领导专家来到祥飞智能蚕桑研发中心调研